今年排名前列干旱黄色预警+314个高温红色预警齐发!或将有新台风生成

搜狐焦点台州站 2022-08-20 09:06:58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中央气象台8月18日18时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:今年7月1日以来,江南、江淮、江汉及川渝等地降水偏少,气温偏高,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、极端性强,气象干旱迅速发展。未来一周,副热带高压仍将盘踞在江南、华南一带,且…

8月19日,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。

截至19日13时左右,全国有314个高温红色预警正在生效中。

全国14时气温排行榜TOP10的“门槛”

已经提到了近42℃

霸榜的仍然是重庆、四川两地

不出意外的是

重庆北碚又双叒一次刷新了气温纪录

截至16时

重庆北碚较高气温已升至45℃

再度刷新当地气温极值的同时

也创下了本轮高温国家观测站

出现的较高气温纪录

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

且长时间控制四川盆地

至江汉、江南、江淮等地区

因此也造成上述地区

气象干旱迅速发展

时隔9年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干旱预警

中央气象台8月18日18时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:今年7月1日以来,江南、江淮、江汉及川渝等地降水偏少,气温偏高,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、极端性强,气象干旱迅速发展。据8月18日气象干旱监测,江苏南部、安徽南部、湖北西部、浙江大部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大部、重庆、四川大部、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,局地特旱。预计,未来3天,上述旱区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,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。

洞庭湖、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缩小四分之三

持续干旱下,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面积快速缩减。记者从江西省水利厅获悉,截至8月18日10时,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为737平方公里,比去年同期减少2203平方公里,约为去年同期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的25%,比丰水期的3800多平方公里减少超3000平方公里。洞庭湖水面面积也较6月缩小四分之三。

目前,鄱阳湖水位仍在持续下降,在鄱阳湖入长江口,往日宽阔的湖面上出现大片黄色滩涂,航道变得狭窄。

网友镜头下洞庭湖前后一个月对比:碧波变“草原”

湖南网友李先生的镜头记录下了洞庭湖前后一个月对比。在7月10日的一段视频里,从洞庭湖六门闸处的水坝公路向湖面看去,碧波荡漾的湖水一眼看不到头,那时,李先生称洞庭湖为“洞庭海”。

半个月后的视频中,洞庭湖水面依然宽阔,但岸边已经有部分沙滩裸露,波涛汹涌的感觉已经不再;8月的一段视频,同一个地点已经变成了绿油油的“草原”,甚至一眼已经看不到湖岸了。

图片来源于网友@李先生

李先生向记者介绍,他居住在岳阳市,老家在华容县,每次回家都经过洞庭湖边,经常下车来拍照片和视频。“7月份拍的时候还没啥感觉,到了8月份再过去拍,很震惊。”不到一个月时间,李先生发现洞庭湖水面大面积减退,一个月前的“大海”全变成了草地。

据水利部发布消息,总体来看,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。四川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6省(市)耕地受旱面积1232万亩,83万人、16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。

正值汛期为何干?

雨水何时来解渴?

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,这和今年7至8月这一带高温少雨模式“超长待机”有关。今年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,且长时间控制四川盆地至江汉、江南、江淮等地区。在其控制之下,上述地区多盛行下沉气流,导致地面增温,且天空不易形成云,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,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。今年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,使长江全流域持续高温少雨,流域内主要河湖来水明显偏少,水位显著偏低,从而出现明显干旱的情况。

未来一周,副热带高压仍将盘踞在江南、华南一带,且强度较强,高温少雨的天气格局仍将维持。王伟跃介绍,25日开始,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加强并南下,从副热带高压的底层渗透,南方的高温天气将有所减弱,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。西南地区、江南中部以及华南地区将有中到大雨,局地暴雨。在降雨和冷空气的双重影响下,南方旷日持久的高温天气强度有所减弱。长江流域40℃的范围缩减,如重庆沙坪坝已连续11天达到40℃+,26日前后较高气温有望降至40℃以下。不过长江流域多地仍有35℃以上的高温,防暑工作仍不能放松。

江苏气象、交警联合发布全国排名前列省级路面高温预报,高温天地表温度过高时,轮胎的橡胶强度和帘线强力会降低很多,面临爆胎危险。

提醒大家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

多补充水分,谨防中暑、热射病

18日,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给出消息

未来10天,西北太平洋面可能有1个台风生成

不过,目前时效还远,尚不确定

来源:台州晚报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、央视财经、极目新闻、中国气象等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